详细参数 | |||
---|---|---|---|
品牌 | 千田 | 型号 | S |
产品名称 | 工业消泡剂 | 主要用途 | 消泡 |
包装规格 | 18L/桶,200L/桶 | 产地 | 东莞 |
核心步骤与注意事项
1. 精准添加方式
- 稀释法:高粘度消泡剂需先用温水(40-50℃)或切削液按1:5比例稀释,避免直接倒入导致分散不均。
- 分次投加:按推荐量(0.1%-0.3%)加入,观察泡沫抑制效果,24小时后补加0.05%巩固效果,避免过量引发油斑或润滑失效。
2. 预处理与适配性测试
- 相容性验证:取少量消泡剂与切削液混合,静置48小时,无分层、沉淀方可使用,防止成分冲突导致液体变质。
- 温度匹配:高温工况(>80℃)选用耐热型消泡剂(如聚醚改性硅类),低温环境优先低粘度型号,确保流动性。
3. 动态监测与调整
- 泡沫溯源:区分机械性泡沫(泵吸空气)与化学性泡沫(表面活性剂过多),前者需优化设备密封性,后者再针对性补加消泡剂。
- 定期补加:高压喷射或持续搅拌场景,每吨切削液每周补加0.05%-0.1%,维持长效抑泡。
典型错误规避
- 过量添加:浓度>0.5%可能破坏切削液乳化稳定性,导致防锈性能下降。
- 直接倾倒:未预混的消泡剂易粘附管道壁,实际利用率不足30%。
- 忽视pH影响:强酸/碱性环境需选pH耐受型消泡剂,普通型号易失活。
案例:某CNC车间因消泡剂直接倒入导致刀具润滑不良,工件光洁度下降50%,调整预混后良率恢复。
#消泡剂使用 #切削液维护 #工业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