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药行业涉及制药、医疗器械和卫生材料等多个领域,对人们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由于钛材无毒无害且与人体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因此在医药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制药生产过程中,药品的制造通常需要使用酸、碱、盐等化学物质,这使得制药设备容易受到腐蚀而损坏。传统的钢制设备不仅难以解决腐蚀问题,还会导致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损失,影响正常生产。相比之下,使用钛制设备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难题。
以下是几种主要药品生产中使用钛材设备的成功案例:
维生素B1生产
我国多采用氯化氢转化法生产维生素B1,成品通过旋风干燥和两次旋风分离。其介质为盐酸硫胺,pH值为2.5,温度为110℃,腐蚀性极强。原先使用的不锈钢干燥装置在一年内即出现内壁腐蚀穿孔,严重污染了药品。改用钛制螺旋加料器、旋风分离器、旋涡体、料斗和出料管及尾气箱钛衬里后,维生素B1的生产合格率从最高95%提高到100%,且设备使用7年多未见腐蚀,3个月内即可收回用钛成本。
维生素C生产
维生素C的生产以山梨醇为原料,通过黑醋菌发酵生成山梨糖,再用假单孢杆菌发酵制得低浓度古龙酸,经浓缩和氯化氢转化得到成品。钛材在高温古龙酸环境中表现出优异的耐腐蚀性。在此生产工序中,采用了钛制列管式换热器、钛制DHC-500蝶片沉降式自动排渣离心机和TC4铸造叶轮,使用多年未发现腐蚀。
抗生素生产
氯霉素是一种重要的抗生素,其化学合成的主要原料是二氯乙酸甲酯,含有约2%的氯化烯和三氯乙烯。在精馏工序中,钢制设备容易发生严重腐蚀,改用钛制设备后至今完好无损。
麻醉药生产
盐酸普鲁卡因是一种常用的局部麻醉药,其生产过程以对硝基甲苯为原料,经过氧化、醋酸洗涤和母液回收等步骤,存在强腐蚀性。为此,生产设备采用了钛钢复合板内筒、钛制鼓泡管、冰醋酸循环冷凝器和汽液分离器,成功解决了腐蚀问题。
驱虫药及其他医药生产
四咪唑是一种高效的肠道线虫驱虫药,原使用不锈钢设备因腐蚀导致产品污染,改用钛制进料管和泵进水管后成功解决了腐蚀问题。硝氯酚是治疗牛羊肝片吸虫的特效兽药,生产过程中使用硫酸、硝酸、冰醋酸及含氯溶液,采用钛制硝化罐搅拌器,至今运转正常。此外,在医药生产中普遍采用活性炭脱色,将不锈钢吸滤器改为钛制吸滤器后,使用9年依旧完好。
国外在溴化氨基酸生产中,溴化、分离、盐析、萃取和蒸馏工序均采用了钛制反应器。我国在生产抗疟疾药、防血吸虫药、避孕药和风湿药等药物时,也有必要采用钛制设备。例如,青霉素酯化釜、糖化罐、氯霉素薄膜蒸发器、安乃近反应器、米吐尔过滤器、硫酸二甲酯冷却器和药液过滤器等设备,均适合使用钛材制造。
参考文献:
[1] 石玉峰. 钛材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J]. 钛工业进展, 1994(04):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