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医药产业,一项关乎全民健康与福祉的关键性行业,涵盖了药品制造、医疗器械以及卫生材料等多个分支,其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钛金属,以其无毒无害的特性及与人体的高度兼容性,已成为医药产业不可或缺的材料。
在药品制造过程中,由于生产设备不可避免地与盐酸、硝酸、硫酸等无机及有机酸类以及盐类物质接触,设备因此遭受腐蚀,导致频繁损坏。传统钢铁设备在运行中会释放铁离子,污染产品,损害药品品质。而采用钛金属制造设备,则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以维生素B1(盐酸硫胺)为例,作为一种常见的盐酸盐类药物,其含有大量的游离氯离子,对不锈钢产生显著的腐蚀效果。在不锈钢设备中生产维生素B1不到半年,成品药中就可能检测出腐蚀物质,严重损害药品品质。
然而,钛金属的耐腐蚀性能显著优于不锈钢。工业纯钛TA3的腐蚀率极低,仅为每年0.00088毫米。因此,钛金属开始被制药行业用于设备制造。例如,在维生素B1的生产中,通过引入钛制螺旋加料器、旋风分离器、旋涡体、料斗、出料管以及尾气箱钛衬里,维生素B1的合格率从最高时的95%提升至100%,且钛制设备在使用七年多后未见腐蚀现象。
钛金属不仅在维生素B1的生产中得到了应用,还被广泛应用于其他化学合成药品的制造。例如,在氯霉素、甲硝唑、安乃近等药品的生产过程中,均采用了钛热交换器、升膜浓缩器、钛硝化反应锅和钛离心机等钛制设备。
1980年,武汉制药厂首次进行了钛挂片实验,将钛片置于腐蚀严重的吡唑酮水解设备中。经过两个月的观察,钛片几乎没有失重,未发现腐蚀迹象。这一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钛金属在制药生产中的卓越耐腐蚀性能。
随后,武汉制药厂及其他制药企业纷纷开始广泛采用钛制设备。在氯霉素回收工艺中,使用了钛合金升膜浓缩器;在氯霉素离心过滤工艺中,采用了钛离心过滤机;在四咪唑和硝氯酚等驱虫药的生产中,也应用了钛锚式搅拌器和钛压滤罐等钛制设备。
这些钛制设备的应用显著提升了药品的合格率,并大幅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例如,在四咪唑的生产过程中,由于设备需与强腐蚀性介质如盐酸、盐酸盐接触,传统钢材设备的寿命极短。而汉江制药厂采用钛压滤罐后,产品率达到了100%,运行效果显著。同样,在硝氯酚的生产过程中,钛锚式搅拌器的使用也未见任何腐蚀现象,解决了生产中的难题。
综上所述,钛金属在制药生产中的耐腐蚀应用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不仅提升了药品的品质和合格率,还降低了设备维护和更换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