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浙江华电研究院在1000千伏特高压环境下完成了对输电线路X射线检测机器人的检测能力和整体功能的试验验证。这是浙江省首次在特高压电压等级下对该类新型作业机器人进行的试验验证,标志着我国在特高压输电线路检测领域取得了重要技术突破。
在此次试验中,浙江华电研究院利用其1000千伏模拟运行环境,对多种型号的X射线检测机器人进行了全面的测试。测试项目包括高场强下机器人常规动作试验、运行环境模拟X射线成像试验、高压电弧抗干扰试验等,涵盖了机器人在特高压环境下的关键性能指标。
试验结果显示,这些X射线检测机器人在特高压试验环境下表现出色,具备优异的X射线源发射性能、X射线探测器成像效果、机器人线路行走能力以及小型机械臂操控能力。这些能力为机器人在现场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坚实的试验基础和技术保障。
X射线无损检测是诊断输电线路耐张线夹内部压接缺陷的有效方式。然而,传统的检测方式需要在线路停电的状态下由检测人员登塔进行作业,这种方式不仅受线路停电检修计划的制约,还存在登塔作业困难、劳动强度大、检测时间长以及人员潜在辐射风险等问题。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带电作业机器人新技术的研发应用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基于无人机和机器人平台的X射线机器人逐渐成为作业新模式。这种新型机器人不仅能够在带电状态下进行作业,还能大幅度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人员作业风险。浙江华电研究院的这次试验验证,为该类机器人在特高压输电线路检测领域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拓展,X射线检测机器人有望在特高压输电线路检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