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 ] 您好,欢迎来到环球机电网!

射线检测技术助力国网1000kV线路高效运维

2025-01-13    阅读:647

  1月7日,在福建闽侯县的1000千伏榕泰Ⅰ线36号塔,国网福建电力超高压公司创新采用“无人机+智能机器人”技术,仅用约2小时便完成了该线路B相、C相共16件耐张线夹的带电射线检测,相较于传统人工登塔检测,效率提升了6倍以上。这一创举标志着国内首次在1000千伏线路上成功应用“无人机+智能机器人”进行带电射线检测,有效减少了线路停电时间长达6.5小时。

应用背景


  1000千伏榕泰Ⅰ线是福州至厦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的关键组成部分,于2023年12月建成投运,承担着福建北部清洁电能外送和南部负荷中心受电的重要任务,是闽粤联网工程发挥闽电送粤功能的重要支撑,对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检测重要性


  耐张线夹作为输电线路上承受拉力的关键部件,其运行状态直接关乎输电线路的安全。在恶劣自然环境下,耐张线夹易出现松动、发热等问题,因此对其进行定期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缺陷,对于保障电网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技术亮点


  此次带电射线检测采用了“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的创新模式,仅需两名技术人员在杆塔下操控无人机将机器人挂至输电线路上,随后远程操控机器人进行X射线检测。机器人具备爬行、升降、翻转等灵活动作能力,并集成了远程可视化、激光定位等功能,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采集到的设备影像实时传送回地面工作站进行智能分析。这一模式不仅规避了作业人员高处作业及触电风险,还显著提高了作业效率,确保了检测期间输电线路的正常送电。

技术突破


  国网福建电力及电科院在推动“无人机+智能机器人”检测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他们研发了3款高空X射线检测机器人产品,覆盖了从35千伏到1000千伏不同电压等级、线路结构及子导线数量的检测需求。特别是针对八分裂导线耐张线夹带电射线检测以及设备部分组件绝缘及动作控制机构屏蔽等技术难题,他们成功实现了机器人带电检测作业,使得输电线路X射线检测更加安全、高效、便捷。

社会效益


  此次带电作业检测有效保障了福州至厦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每日近2000万千瓦时电能的正常输送,为即将到来的春节保供电工作做好了充分准备。随着“无人机+智能机器人”检测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将为我国电网设备的高效运维和可靠供电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持。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最新资讯 更多 >

注册有礼

在线咨询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