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可再生能源在电力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新型电力微电网系统作为一种灵活、高效的能源供应方式,能够有效整合可再生能源。然而,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给微电网的稳定运行带来挑战。储能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实现可再生能源与储能技术的协同发展对于新型电力微电网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可再生能源与储能技术在新型电力微电网系统中的协同发展模式,分析了其应用的关键技术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旨在为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微电网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储能技术;新型电力微电网;协同发展
一、引言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因其清洁、可持续的特点,成为能源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新型电力微电网系统作为一种将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负荷、监控和保护装置等有机整合在一起的小型发配电系统,能够实现局部区域的电力自给自足和灵活调度。然而,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电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这使得微电网的电力供应难以保持稳定。
二、可再生能源与储能技术在新型电力微电网系统中的协同发展模式
(一)平滑可再生能源发电输出
当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处于高峰时,储能装置(如电池储能系统)可以吸收多余的电能进行储存,避免因发电过剩而导致的弃电现象。当可再生能源发电处于低谷时,储能装置释放储存的电能,补充电力供应,使微电网的输出功率更加平稳。
(二)提高微电网的可靠性
在微电网独立运行模式下,储能技术可以作为备用电源,当可再生能源发电不足或出现故障时,及时提供电力支持,保障重要负荷的供电。同时,储能装置还可以在电网故障时快速响应,维持微电网的频率和电压稳定,提高微电网的抗干扰能力。
(三)优化微电网的经济运行
通过合理配置储能装置,微电网可以在电力低谷时段充电,在电力高峰时段放电,利用峰谷电价差降低用电成本。此外,储能技术还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采购成本,提高微电网的经济效益。
三、可再生能源与储能技术协同发展的关键技术
(一)储能技术
电池储能技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储能技术之一,包括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钠硫电池等。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在微电网中得到了大量应用。
(二)能量管理系统(EMS)
能量管理系统是实现可再生能源与储能技术协同发展的核心技术之一。它能够实时监测微电网中可再生能源发电、负荷需求、储能装置状态等信息,并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和优化算法,对微电网的电力进行调度和管理,实现可再生能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储能装置的合理充放电。
(三)智能控制技术
智能控制技术如分布式电源控制、储能装置控制、负荷控制等,能够实现微电网中各组件之间的协调运行。例如,通过对分布式电源的控制,可以根据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情况和储能装置的状态,合理调整发电功率;通过对负荷的控制,可以实现负荷的灵活调节,提高微电网的运行效率。
四、安科瑞Acrel-2000ES储能能量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一)概述
安科瑞Acrel-2000ES储能能量管理系统具有完善的储能监控与管理功能,涵盖了储能系统设备(PCS、BMS、电表、消防、空调等)的详细信息,实现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查询与分析、可视监控、报警管理、统计报表等功能。在应用上支持能量调度,具备计划曲线、削峰填谷、需量控制、备用电源等控制功能。系统对电池组性能进行实时监测及历史数据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采用智能化的分配策略对电池组进行充放电控制,优化了电池性能,提高电池寿命。系统支持Windows操作系统,数据库采用SQLServer。本系统既可以用于储能一体柜,也可以用于储能集装箱,是专门用于储能设备管理的一套软件系统平台。
(二)适用场合
系统可应用于城市、高速公路、工业园区、工商业区、居民区、智能建筑、海岛、无电地区可再生能源系统监控和能量管理需求。
(三)工商业储能四大应用场景
1)工厂与商场:工厂与商场用电习惯明显,安装储能以进行削峰填谷、需量管理,能够降低用电成本,并充当后备电源应急;
2)光储充电站:光伏自发自用、供给电动车充电站能源,储能平抑大功率充电站对于电网的冲击;
3)微电网:微电网具备可并网或离网运行的灵活性,以工业园区微网、海岛微网、偏远地区微网为主,储能起到平衡发电供应与用电负荷的作用;
4)新型应用场景:工商业储能积*探索融合发展新场景,已出现在数据*心、5G基站、换电重卡、港口岸电等众多应用场景。
五、系统硬件选型
六、结论
可再生能源与储能技术的协同发展是新型电力微电网系统实现稳定、可靠、高效运行的关键。通过平滑可再生能源发电输出、提高微电网的可靠性和优化微电网的经济运行等协同发展模式,能够有效解决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波动性问题。然而,目前在成本、技术成熟度和政策市场机制等方面仍面临挑战。通过降低成本、提高技术成熟度和完善政策市场机制等应对策略,可以推动可再生能源与储能技术在新型电力微电网系统中的广泛应用,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不断完善,可再生能源与储能技术的协同发展将在新型电力微电网系统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作者简介:宋兵兵,男,本科,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研究中低压综合保护及绝缘监测系统, QQ:300772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