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台轮式起重机2024年累计出车2991台次,比上一年增收25.69万元;厂内外委吊车费用比例从2023年的49.7%降至2024年的45.5%,同比例降本14.31万元……一组组数据见证了2024年通钢运输公司在吊车外委费用管控方面取得的成效。
近两年来,通钢运输公司按照要求,将“有效降低吊车外委运输费用”列为指标攻坚的关键任务。作为主要承接该项任务的运输公司汽运作业区迅速行动,细致梳理管控环节,认真落实降费措施,唱响了降费提效的好声音。
抓管理,合理调控派车计划。“与主线生产单位密切沟通,详细了解用车需求,尽最大可能提高自有吊车出车率,才能压缩外委吊车费用”,汽运作业区吊板分队长王明军深有感触地说。
合理调控派车计划是降低外委费用的关键一环,为实现这一目标,分队长会将各用车单位提报的次日用车计划进行汇总,随后再次与用车单位的调度系统深入沟通车辆作业项目和作业量。他们会从各个维度评估用车的合理性,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力求精准把握主线单位的真实用车需求。
经过全面评估后,分队长会对用车计划进行压缩和优化,合理统筹车辆安排。在接到吊装任务时,优先安排自有车辆承接,坚决摒弃过去简单粗放型的按需派车模式,杜绝无节制外雇车辆的情况发生。通过精细化管理,自有吊车出车率有效提高,外委吊车使用频率大幅降低,实现了外委吊车费用的初步控制。
重激励,调动自有驾驶员出车热情。为充分调动自有驾驶员的出车热情,汽运作业区在保持职工队伍稳定的基础上,对《职工绩效考核方案》进行细化实施。作业区灵活运用薪酬激励政策,将责任层层分解,细化到每一辆车、每一个人,让驾驶员们切实感受到自己的工作成果与收入直接挂钩。
对于运输公司的7名汽车吊司机来说,紧急吊装任务是家常便饭。他们常常在深夜熟睡中被电话叫醒,奔赴工作现场。
运输公司仅有的一台25TK5型轮式起重机主要负责炼铁事业部水渣天车、焦化推焦车、炼钢事业部副跨连铸天车的计划性检修和日常抢修的吊装作业任务,工作难度大、任务重。2024年,该车驾驶员李运有在确保安全运行的同时,精心做好车辆保养维护工作,全年出车315台次,吊装作业时长高达1943.9小时。面对如此高强度的工作,他毫无怨言,还略带腼腆地说:“我这台车5节杆,用途广泛,适合在狭小空间和特殊场地执行紧急任务,我不上谁上?”他的这份担当和奉献精神,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位同事。
严管控,多渠道监督作业过程。为确保降费工作落到实处,运输公司不断优化流程管理,联合各事业部对自有及外委车辆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作业监管。在作业现场,用车单位会专门指派人员进行监督管理,确保车辆作业规范、高效。同时,运输公司组建了外委车辆信息群,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照片、视频等方式实时通报外委车辆作业项目和作业时间,让相关人员及时了解作业动态。他们建立了联合检查机制,对车辆作业情况进行日常监督。一旦发现违规现象,立即进行纠正并严肃考核,绝不姑息迁就。每月,作业区都会采集公司门禁系统中外委车辆进出厂信息,仔细核对作业时长,确保外委车辆费用结算准确无误。
“有成本的地方一定有文章可做,而且还得下大功夫去做,这样才能把成本降到最低。”如今,这一降本理念已经深深扎根在运输公司每一位职工的心中。通钢运输公司将按照管理科学化、精准化、精细化的工作要求,持续优化车辆调配,加强多渠道、全方位的作业监管,为降本增效工作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