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报导
松山机场15日晚间发生2起无人机闯入,影响8航班起降。立委李昆泽建议,国际上有「软杀」与「硬杀」2种反制手段,交通部可纳入评估。民航局长林国显说,最快今年在机场配备干扰设备,而无人机专章明年1月执行,届时可以追踪到操控者。
《民航法》规定,无人机违规可罚30万到150万元,但据统计,近5年无人机违规检举案有135件,只有55件开罚。李昆泽表示,多数事件都找不到无人机和操控者,国外研究发现无人机会对飞机机翼造成缺口,损坏结构,对飞安是严重威胁。
他举例,国际上有「软杀」与「硬杀」2种手段,软杀使用干扰枪、传送信号,硬杀则有雷射或飞弹,相关单位有必要去评估建置相关反制措施,尤其是国防、国安、海巡,以及油、水、电等基础设施,不能成为无人机的干扰目标。
林国显表示,第一阶段可能在机场布署干扰枪与被动式侦测设备,以频谱侦测判断是否有无人机闯入,同时扫描定位,再派人用干扰枪阻断控制讯号,让它停在空中、下降或返航,进而找出操控者,预计1个月提出,最快今年上路。
民航局也规画2026年所有无人机须内建电子围篱,接近管制区就会自行转弯;至于未来是否再添加其他设备,例如主动式的硬杀,需要中科院协助评估。
林国显指出,无人机专章上路后,只要重量在250公克以上都要注册,并把政府单位、军事设施、监狱、重要基础建设、人口密集区等纳入管制区内。操控者考照部分,今年中会开放预考,目前有900多人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