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新闻网讯(通讯员 刘艳)12月29日,由华东师范大学牵头,联合山东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共同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铌酸锂薄膜重要片上光子器件研究”项目年度总结汇报会以线上与线下结合的会议形式举行。南开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杨克欣出席会议并致辞。华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院长程亚教授主持会议。
武汉理工大学张清杰院士,北京大学龚旗煌院士,南京大学顾宁院士、祝世宁院士、邹志刚院士,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李儒新院士,清华大学南策文院士,北京科技大学张跃院士,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郑婉华院士,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欧阳世翕,国家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项目主管车子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学物理学部物理科学一处处长刘强,南开大学许京军教授等50余位咨询专家和项目骨干成员参加会议。
杨克欣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对各位专家和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感谢专家们长期以来对南开大学的支持和帮助。杨克欣指出,该项目实现了从铌酸锂薄膜制备、微纳光学器件加工,非线性光学效应研究,量子光学器件研发的全链条、全方位的突破。项目从启动到全方位的攻坚克难都离不开专家组的认真指导与密切关注,接下来还希望各位专家对项目明年的验收以及未来铌酸锂集成器件进一步发展提出宝贵意见与建议。学校也将继续为该项目的验收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希望项目团队再接再厉,高质量、高水平完成项目验收任务,为我国铌酸锂集成器件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年度总结汇报会由张清杰院士主持。项目负责人程亚教授代表项目组围绕项目背景与总体目标、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年度重要进展,项目成果影响力概述,目前存在问题与下一步工作安排进行了汇报。程亚教授表示,项目组已全部完成年度指标,实现铌酸锂薄膜片上光子器件制备技术的变革性突破,完成从单一结构到复杂器件应用的进程,通过系统性的研究,为铌酸锂薄膜片上光子集成实用化技术奠定基础。山东大学陈峰教授、南开大学薄方教授、南京大学谢臻达教授作为项目其他课题负责人分别汇报了各个课题的年度任务完成情况和创新性进展。
专家讨论环节由南京大学祝世宁院士主持。专家组在听取项目和课题年度总结汇报后,结合当前完成指标的情况和总体目标的要求,以及项目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提问和讨论。专家组对项目取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项目组已按照任务书完成了既定的研究指标,肯定了项目在人才培养与协作攻关方面的成效。同时,专家组也建议,接下来需要认真梳理项目成果,发掘更多的物理机制,发挥铌酸锂材料光电特性的优势,加强与成熟集成器件团队的合作。项目组表示,会认真听取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系统总结前期工作,进一步凝练关键科学问题,明确下一步的目标,规范项目的执行过程,深入团队协作,共同为明年的项目验收做好准备工作。
“铌酸锂薄膜重要片上光子器件研究”项目由科技部于2019年11月立项,项目执行期为5年。项目针对铌酸锂薄膜中的主要研究问题,解决在材料上微纳光学器件从制备到集成应用的瓶颈技术问题,攻克低损耗、高品质、高集成度光学芯片的关键制备技术难关。项目的顺利实施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铌酸锂薄膜器件在片上光信息处理中的应用。在本项目中,南开大学课题组由物理科学学院薄方教授担任课题组长,发挥南开大学在铌酸锂晶体和非线性光学研究方面的特长,开展铌酸锂薄膜光子结构中的非线性效应与频率梳应用研究。